close

808_49a28c9baafd96a6b9b186ccb8318d846cdd60ea0045eb7a6ec44c54d29ed402.jpg

王嫂62歲,是布袋老家的親戚,她的右側坐骨神經痛半年以上了,醫師一直建議她開刀, 但鄉下女人特別能忍,她繼續下田種菜。這次剛好從嘉義北上辦事,特地帶些海產轉車來看我。我看她走路有點跛了,右腳麻脹而且吃力。我說大嫂我幫妳檢查看看。

仔細查問症狀,王嫂疼痛的特色是臀部處很痛而且夜睡起來或久坐起來更嚴重,然而逐漸運動後卻會舒服點甚至可以變好。我問她是否受傷過,她記得在半年前有次在魚池旁滑倒撞到屁股與腰椎。

除了一些常見的伸腿測驗外,我仔細從腰部慢慢觸診到腳底。這過程像是台電工人檢查電線,坐骨神經從腰椎下來一直到腳底,至少也有1.2公尺長,它出事的位置雖然大部份在脊椎,但也常在路途上遭受壓迫或攔劫,就像電線在路上被樹枝扯到。當醫師最忌先入為主,認為坐骨神經痛就一定是脊椎處的神經根問題,路上出問題稱為「假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就是被臀部的「梨狀肌」霸凌。研究指出此種情況占所有坐骨神經痛的8-15%,此數字換算成台灣人口每年約有5-10萬人得此毛病,許多甚至因而被當成腰椎問題誤刀。

「梨狀肌」Piriformis muscle在大臀肌內面,是一條從股骨頭大轉子到薦椎, 是一條橫行的肌肉,作用是使股骨外展外轉。它的特色在於坐骨神經痛經過骨盆時走在「梨狀肌」的後面或裏面,所以「梨狀肌」如果發炎、沾黏、緊縮或痙攣,那就可以壓迫坐骨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其實長得不像梨子而像煎杓。由於是肌肉問題X光檢查看不出來,而核磁共振影像也幫忙不大,最有效的工具還是雙手的物理檢查及超音波,也可使用肌電神經傳導檢查。

除了上述查電線有明顯的觸痛在梨狀肌及坐骨凹隆處外,最常用的檢查是「FADIR」也就是對於髖關節進行屈曲 flexion, 外展adduction及內轉internal rotation檢查,如果是梨狀肌發炎會引發限制與疼痛。

檢查完畢,我對王嫂說我幫你打個針如何或許就不用挨刀了。鄉下人特別喜歡打針,我使用超音波導引在此小搗蛋肌肉上注射一針消炎止痛及修補藥物。王嫂快樂的回鄉下,而且事後進步很多, 我則慢慢享用她送我的蚵仔。

真的「坐骨神經痛」指的是坐骨神經在腰椎處因為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滑脫,外傷或腫瘤引起的壓迫。但要不要開刀?我在「背痛怎麼辦?」一書中有詳細的說明。要提醒的是「假的坐骨神經痛」可不只是「梨狀肌」問題而已,在臀部深處坐骨神經行經處肌肉都有可能引發,如臀中肌臀小肌,膕繩肌等。最新的「梨狀肌」發炎趨勢是由於脊椎手術後的併發症導致。研究指出在一般人口「梨狀肌」發炎比例為13.7%,腰痛病人為17%而椎間盤切除後病患高達40.4%。這真的諷刺,病人因為「真的坐骨神經痛」去開刀,開刀後卻得到「假的坐骨神經痛」,無以名之,只能說「以假換真」。

 

Elias C Papadopoulos, Piriformis syndrome and low back pain: A new classificati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2004 Ortho Clinics North America 35(1):65-71

Emanuel Schembri, Piriformis Muscle Syndrome, Post Discectom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ts Diagnostic Process and Management, Illustrated with the Aid of a Case Report, SN Comprehensive Clinical Medicine (2019) 1:134–14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志龍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