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基礎代謝率?(簡成功醫師)
對於肥胖者來講基礎代謝率是個很重要必須了解的觀念。所謂基礎代謝率 (Basic Metabolic Rate,BMR),或稱為休息代謝率(Rest Metabolic Rate,RMR),是指一個人「在禁食12小時後,在適當的環境中,清醒靜臥,所消耗的熱量」;這些能量是用來維持人體基本生理活動(如呼吸、血液循環,細胞代謝、腺體活動及維持體溫)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活動情況下(可比喻為冬眠),身體存活需要的能量。
平常一個正常人的基礎代謝率約為每公斤體重每小時1佧(0.8—1.43佧)。正常體重的成人男子每日基礎代謝的所需的熱量約為1200-1600佧,女子則在1000-1400佧之間。此數目只是粗糙的估計,因為每個人都不大一樣,且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個人的基礎代謝率。
那些因素影響個人基礎代謝率?
計畫減重者應該清楚了解那些因素會影響個人的基礎代謝率;因為只要能夠改變這些因素,就能改變基礎代謝率而改善自己的體重。比如說,增加每日基礎代謝10-20%,一個月即能減輕體重2 -4磅。影響個人的基礎代謝率的因素有十五項。分別解釋如下:
(1) 體表面積:體表面積愈大的人,散熱愈多,基礎代謝率較高。
(2) 年齡:新生兒及2-4歲嬰兒最高,以後就逐漸降低,成年人每十年約降低2%。
(3) 性別:女性較男性低約6-10%左右。
(4) 肌肉量:肌肉越發達則越高。運動家約比平常人多6%。
(5) 氣候:住越熱帶的人越低,住越寒帶則越高。
(6) 人種:亞洲人較歐美人稍低。
(7) 營養狀況:營養不良的病人較低。
(8) 睡眠:睡覺時的熱量消耗比清醒時少10%。
(9) 發燒疾病:但當生病發燒時,體溫每升高1℃ ,可引起基礎代謝率升高12~13%。
(10) 內分泌疾病:許多荷爾蒙可影響基礎代謝率如甲狀腺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素等;甲狀腺機能亢進,基礎代謝率升高可升高50~70%,反之若甲狀腺機能低下則可降低30~60%。
(11) 懷孕:懷孕時升高,到末期可上升15~23%。
(12) 藥物:許多藥物可影響基礎代謝率,如安非他命、麻黃素、咖啡因、荷爾蒙製劑等。
(13) 運動:基礎代謝率在運動時提昇20-40%,此效應甚至在運動結束後還可維持好幾個小時。
(14) 節食或斷食:當食物攝取低到一個程度,基礎代謝率可迅速反應,甚至在一天之內就降低很多,兩週內可降低到20%。
(15) 脂肪組織多寡:身體脂肪越多,基礎代謝率就越低。因此越胖的人,基礎代謝率就越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