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0d0dda292ea4f29bbdca520ad5d4d6b.jpg

    在美國或歐洲,許多慢性嚴重背痛病人使用硬膜外注射可做為外科手術的先發或替代方法。它的效果非常好? 比利時大學教授翁白瑞醫師(Ludwig Ombregt)是教科書「系統骨科學」的作者,一生也有無數尾椎硬膜外注射的經驗。他發表注射的成果十分顯著。對於「超急性腰痛」:5天內全部痊癒;對於「清晨背痛」:成功率100%;「神經根痛無合併神經病變」:成功率77%;「神經根痛有合併神經病變」:成功率79%;「頑強背痛」:成功率66%;效果比較差的是「慢性背痛」與「手術後椎間盤神經根痛」:成功率33%。(Ombregt L,1982) 這與其它的研究一致,證明硬膜外注射效果顯得。(Bellini M, 2013) (Manchikanti L, 2015)

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的曼奇侃第醫師發現在疼痛,功能及工作改善上,第一個月達97%,累積改善比例在半年與一年為86%及67%。(Manchikanti L, 2001)

最近2011年的一個大型隨機雙盲實驗,發現對於「慢性椎間盤疼痛」可以有六到七成的效果。(Manchikanti L, 2011) 對於「脊椎狹窄」病人,有七成疼痛解除及功能改善,自覺進步為八成,打完後一年的不痛時間可到40週。(Manchikanti L, 2012(1))

由於藥物代謝作用,硬膜外注射效果會隨時間遞減,單次注射第一個月的效果達96%,第3個月56%,第6個月只剩下16%。但是一般作法是2-4週打一次,先打3次,一年可以打到6次。(National Medical Policy, 2015)有些甚至認為有進步的話可以打到12次(Novak S, 2008)。如果第一次注射沒有進步,那麼這種病人可能打針沒有幫忙,一般認為就不需要再打了。如果有進步,通常需再打幾次以達到較好的效果。重複注射效果明顯,第一個月96%,第3個月95%,第6個月仍維持85%,第12個月還有67%。(Manchikanti L, 2001) 平均來說可以對於75%的病人產生超過50%以上的止痛效果,並且明顯改善功能。(Cohen SP, 2012) (Bush K, 1991)

美國帕亞倫醫師以1966到2011的回顧研究得到類似的結果。他們將醫療效果分為:「優」,「良」及「不好」三等級。發現無論是短期與長期效果,「脊椎硬膜外注射」對於「椎間盤突出」、「神經根炎」是優級;對於「椎間盤手術後疼痛」及「脊椎狹窄」也達到良級。(Parr AT, 2012)

證據等級勝過腰椎融合手術

這些研究多半是隨機雙盲研究,證據品質極高。一般我們將臨床醫療證據分成5等級,「第一級」表示研究最嚴謹、品質最高、最可信,如有規模的隨機雙盲研究;「第五級」表示品質最低如專家意見。依此標準,令人驚訝的,「腰椎融合手術」的臨床證據等級是第三到第四級,還不如「硬膜外注射」的第二級。(Manchikanti L, 2015 what is the role)

醫師們更重視的是臨床導引,這些導引提供醫師標準的作業規範。「美國介入疼痛醫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Pain Physician)在2007年制定「慢性脊椎疼痛臨床導引」。認為以醫學證據來看,「尾椎硬膜外注射」對於「椎間盤突出」或「神經根炎」及「沒有椎間盤突出或神經根炎的椎間盤疼痛」的短期證據列為強烈、長期證據列為中等。(Boswell MV ,2007)

到2009年,此學會又重新制定「慢性脊椎疼痛臨床導引」,考慮介入的好處、風險、成本效益,將推薦等級分為「1級強烈推薦」,及「2級弱推薦」;再依據臨床證據品質分為「A高品質」,「B中品質」與「C低品質」。(Guyatt G, 2006) 「硬膜外注射」都屬於1A到1B等級,都是強烈推薦等級。(Manchikanti L, 2009) 其中「尾椎硬膜外注射」,此種注射比起後兩種相對安全,不會直接戳破硬膜導致脊髓傷害或脊髓液外流。(Epstein NE. 201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簡志龍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